著名的未來學學者、美國人約翰·奈斯比特在《大趨勢一一改變我們生活的十個新方向》一書中寫道:“新信息時代的技術并非是絕對的,它的成敗取決于高技術與高情感相平衡的后果。”他警告說:“一旦高技術與高情感失去了平衡就會出現(xiàn)使人煩惱的后果。”而民俗文化恰好在電腦社會中起到了平衡作用。
所謂民俗文化,指的是一個民族的廣大民眾在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意識長期影響下所形成的習俗活動,還包括由民眾親手創(chuàng)造的各種民間、民俗美術、民俗藝術。民俗藝術深深地根植于生生不息的地域文化中,因此最帶有民族色彩和鄉(xiāng)土情意。也就最能打動消費者的心靈。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古國,亦是一個崇尚裝飾的國家。各個歷史時期,中華先人都留下了風格各異的裝飾遺產:原始彩陶紋飾質樸、大氣;經長期提煉概括的蛙紋、魚紋和渦紋,充滿生命活力;西漢漆器裝飾,以黑、紅、金三色對比。整個器形典雅高貴;唐代開創(chuàng)了中國卷草植物紋的先端,富麗繁盛的唐草紋色彩變化微妙、和諧;宋代陶瓷紋樣以清秀、雋麗為特征;民間青花瓷中揮灑即興的水墨風格的裝飾以及直接為百姓享用的民間剪紙、民間刺繡、民間木版畫等藝術形式造型質樸,色澤鮮麗,形成了我國傳統(tǒng)裝飾的獨特技巧。
現(xiàn)代社會,市場經濟日臻成熟,各種新產品層出不窮。隨著電腦設計的廣泛運用,設計制作更加便利、快捷。設計的模式化、程序化和單一化的傾向需要運用民俗形式加以充實和豐富。一些不成熟的年輕設計師過分地依賴現(xiàn)存的設計素材,簡單地堆砌設計要素,造成設計思路和表現(xiàn)手法上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要克服這些弊端。也需要從民俗文化、民間藝術中吸取營養(yǎng),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
香港和臺灣兩個地區(qū),以及我國的近鄰國家日本和韓國,既有一脈相承的東方文明。又由于自身所處的政治文化、生存空間的不同,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審美特點。在繼承和發(fā)展本地區(qū)文化特色方面,它們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閱讀包裝裝飾與民俗文化的還閱讀了:農產品包裝設計
本文地址:
http://all-homeinteriordesigns.com/fhweb/post/810.html | 分類:包裝設計信息 |
次閱讀